瀏覽人次: 16074

認識憂鬱

Q1:什麼是憂鬱症狀?

A:「憂鬱」是一種情緒狀態,每個人的情緒都會有高低的起伏;一生中很多人曾出現過憂鬱的情緒;像遭遇到失落、挫折時,可能會覺得憂鬱。所以憂鬱情緒是人們常經歷到的正常反應。但若憂鬱情緒出現時間過長,且干擾到一個人正常功能表現(如學業、人際、生活照顧),則需要注意。
通常憂鬱症狀包含五大層面,且有以下的特徵:
(1)情緒方面,有更強、更多的憂鬱的情緒
(2)動機方面,會變得對事情失去興趣、喜樂
(3)思考方面,自尊會變低,變得容易自貶;經常對事情有過度、過多的自責或罪惡感;甚至出現自殺想法;做決定變得很困難或無法專心
(4)動作方面,行動變得激躁或遲緩
(5)生理方面,會出現體重減輕/增加、胃口減低/增加、失眠/過度睡眠、疲倦/無力等現象。


 

Q2:有憂鬱症狀=得了憂鬱症嗎?

A:憂鬱症狀≠憂鬱症。
導致憂鬱症狀的原因有很多,除外在壓力事件外,許多生理與心理因素都可能導致憂鬱症狀。但若要診斷為憂鬱症,需經精神醫學專業判斷。「憂鬱症」雖然是一種疾病,但多數可在精神科醫師與心理師等相關資源協助下,恢復正常生活功能。要注意的是,「憂鬱症」個案會出現憂鬱症狀;但有憂鬱症狀的人卻不一定是「憂鬱症」。


Q3:什麼是憂鬱症?

A: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頒行的第五版精神疾病診斷手冊 (DSM-V) 中提到,憂鬱症有九種判斷標準:
1. 情緒低落,長時間處於低落的情緒,無法快樂起來。
2. 對事物失去興趣跟喜好,提不起興趣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。
3. 體重下降或上升。
4. 嗜睡或失眠:出現精神性的睡眠障礙。
5. 動作、思考變得遲緩。
6. 容易疲倦或失去活力。
7. 無價值感或強烈罪惡感。
8. 注意力不集中或猶豫不決。
9. 經常出現負面想法,甚至想要輕生。

 

Q4:哪些生理因素可能導致憂鬱症狀?

A:臨床上,腦部受傷、腦炎、腦中風、腦瘤,或一些腦部病變如:癲癇、失智症、帕金森氏症等,有時也會引發類似憂鬱症的症狀。其他一些內分泌失調或內外科疾病如:甲狀腺功能低下、庫欣氏症(血中腎上腺皮質類固醇過量)、癌症、紅斑性狼瘡,也可能會引發憂鬱症狀。
 

Q5:哪些藥物可能導致憂鬱症狀?

A:心血管疾病的藥物,如降血壓藥物、心臟用藥,或是類固醇,也會引起憂鬱症狀的副作用。此外,酒精以及某些毒品如:安非他命、古柯鹼、鴉片、鎮靜劑、幻覺劑、搖頭丸等,在使用過後或出現戒斷症狀時,也會出現憂鬱的症狀。
 

Q6:憂鬱症的形成是單一因素嗎?

A:許多研究顯示憂鬱症是由多元因素所導致的,包括早期家庭與性格脆弱因素、生物性脆弱因素、社會心理壓力、認知偏差、情緒調節不佳以及腦功能調節的異常等,每個個案的發病原因,幾乎都是上述的因素彼此交互作用的影響有關。值得注意的是,上述因素都是可能罹患憂鬱症的危險因子,若上述因素越多,負面影響越嚴重,罹患憂鬱症的機率就越高,反之,如果個人性格樂觀健康,擁有良好因應壓力的方法,情緒調節能力也佳,這些正向因素也可能是保護因子,可以降低一個人罹患憂鬱症的機率。
 

Q7:憂鬱症可能與大腦功能異常有關?

A:腦影像學的研究已指出,有些憂鬱症患者的腦前額葉與邊緣系統之功能較差,尤其是在基底核、殼狀核與尾核三個部位,且大腦內的神經傳導物質失去了平衡。臨床研究已發現憂鬱症患者可能是因為遺傳基因與後天壓力的影響,使腦內之正腎上腺素(Norepinephrine)、血清素(Serotonin)等神經傳導物質功能減少或失調,進而影響大腦功能所致。因此,憂鬱症患者會有情緒低落或暴躁、吃不下、睡不著、注意力不集中…的現象。而藥物治療主要是藉調節上述所提到的腦內神經傳導物質之功能,以降低憂鬱症狀。換句話說,憂鬱症亦是一種疾病,就像是高血壓、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一樣可能有其特殊的體質因素及遺傳傾向,只是症狀主要以內疚、失眠、憂鬱、自殺念頭等來表現。
 

Q8:憂鬱症可能跟家庭功能有關?

A:過去研究發現,有些人從小在家庭中受到歧視或虐待,或是家庭凝聚力低、衝突較多而激烈,父母管教不一致等家庭因素可能使一個人在成長過程,形成較脆弱的性格特性,而較容易在壓力下產生憂鬱症狀。而當憂鬱青少年將自己孤立在家庭成員之外,其易怒及干擾行為等症狀,也會使家庭生活品質降低。同時,當憂鬱青少年從家庭生活中退縮,斷然拒絕父母的關心,使父母感到挫折後也變得生氣、多批評,同時也讓青少年感到更加生氣、愧疚和憂鬱,於是彼此責備與敵意的循環便開始啟動,難以打破,進而使憂鬱加劇。相反的,倘若家庭成員彼此支持較多、營造開放正向與合作分享的家庭氣氛,有助於降低憂鬱症發生的機率。
 

Q9:憂鬱症常和性格有關?

A:許多研究探討性格與憂鬱的關係,發現具有某些性格特質的人,罹患憂鬱症的比例較高。美國賓州大學精神科貝克博士(A. T. Beck;引自柯慧貞,2002)發現有兩種性格特徵的個體,可能容易有較高的憂鬱傾向:自主型性格與依賴型性格。
1.自主型性格傾向高的人,成就需求高,做事有明確的目標,對自己的要求很高且非常在意犯錯或失敗;因此,容易在表現不佳或不如人時,覺得無法達到期望與標準,而出現自卑感與罪惡感。
2.依賴型性格傾向高的人,人際需求高,十分重視人際關係,比較依賴、需要他人的陪伴、喜歡及讚許;時常擔心被拒絕且過度敏感,渴望得到關懷、保護、讚許,不容易表達對別人的憤怒等;因此,容易因為不被喜歡、被拒絕或分手而感到不安與沮喪。

 

Q10:悲觀的人比較容易患憂鬱症?

A:研究發現具有負向思考內容與推論方式,或較僵化、單一自我價值觀的人,對於未來容易感到悲觀,而且傾向把目前生活的情境解釋成挫折,因而罹患憂鬱症的機率較高。而當一個人憂鬱發作時,也會再把事情看得更加負面。
 

Q11:壓力大,容易產生憂鬱症?

A:憂鬱症容易在重大失落事件(如離婚、配偶過世)發生後伴隨而來的負面生活壓力而產生。研究指出在憂鬱發作前的一個月,個體可能經歷較多的壓力事件;但是,只有約20-50%經歷過重大壓力事件的人,會出現憂鬱的症狀。因此,壓力事件雖然是引發憂鬱症的原因之一,但並不是每一個人在遭遇壓力事件後都會罹患憂鬱症。


Q12:憂鬱症要如何治療?

A:根據臨床研究,憂鬱症治療最有效的方法不外乎藥物治療與心理諮商與治療兩種。
藥物治療主要是藉由藥物調整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,進而減緩憂鬱症狀。精神科醫師會根據病患的個別差異來選擇藥物進行治療,不同的憂鬱症病患,根據當下的症狀表現與生理狀態以及病程發展,其藥物治療的選擇便可能有很大的差別。而在心理諮商與治療方面,常用的包括:認知行為心理治療(CBT)、人際關係心理治療(IPT)、辨證式行為治療法(DBT)、家族治療、領悟取向心理治療與團體心理治療六種,經過研究證實都具有不錯的療效。 

Q13:為什麼要重視憂鬱症的防治?它會造成什麼影響?

A:憂鬱症不但會造成我們情緒上的低落與痛苦,還可能會影響到課業、人際、日常生活等方面;較嚴重的甚至衍生出自我傷害或自殺的問題。過去的研究調查顯示,自殺人口中,約有百分之五十至九十左右在自殺前可能曾罹患憂鬱症。因此,憂鬱症對我們的社會、身邊的朋友、甚至是自己的影響甚劇,因此我們在進行自我傷害防治工作時,憂鬱防治是很重要的一環,兩者可謂是息息相關。